欢迎访问中国红故事
最新文章
  • 朱老总赔鸭子的故事

    《朱老总赔鸭子的故事》1948年夏秋之交的一天,朱老总第五次来电站视察,当汽车行驶到离沕沕水只有三里地的地方,朱老总看到险溢河滩上有几只鸭子,以为是野生的,便从警卫员手中接过枪来“嘭、嘭”两声,两只鸭子应声倒地。

  • 毛泽东施空城计:一支笔退10万蒋军

    《毛泽东施空城计:一支笔退10万蒋军》1948年10月,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驻守在北京的国民党将领傅作义探知情报以后,准备出动近十万大军和骑兵突袭中共首脑机关。当时国共主要战场在东北和西北,而党中央周围卫戍部队仅一万多人,形势十分危急。

  • 冉庄地道战的故事

    《冉庄地道战的故事》1945年6月20日,驻保定的伪绥靖军集团司令齐靖宇和清苑县伪县长丛殿墀,带领两个团1000多兵力进攻冉庄。我民兵分别把守在工事里,准备更有效地消灭敌人。

  • 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的青少年时代

    《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的青少年时代》1890年3月3日,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当地一个很有名望的医生。白求恩从8岁就立志学医,要成为像他爷爷那样的人。白求恩的童年,是在—个衣食无忧的小康人家度过的。他真正饱尝人生的艰辛是从大学时代开始的。为了筹备上学的费用,白求恩在街头卖过报纸;在大学的食堂里当过侍者;在内河航行的轮船上当过烧火工;在伐木场当过伐木工人。

  • 地道战源地冉庄的故事:堆土借弹

    《地道战源地冉庄的故事:堆土借弹》冉庄村内至今还流传着“堆土借弹”的故事。那是1945年,迷宫一样的地道早已大显神威,打起敌人来要多解气有多解气。可因为环境艰苦,子弹奇缺,不能想打多少就打多少。冉庄民兵爆破组能自己配制火药,制造土地雷、土炸弹,还会做翻火子弹。地道战用的武器弹药,多半都由他们土法炮制。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制弹用的材料怎么办?县武委会副主任乔军说:“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 王岐山的故事

    《王岐山的故事》2004年2月21日,北京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落幕,中午12时,王岐山走上新闻发布会的前台,掌声响起,这位10个月前临危受命的代理市长正式当选北京市长。

  • 永新保卫战中的贺子珍

    《永新保卫战中的贺子珍》她努力镇静自己,思考怎样更好地对付敌人。她看看云梯上的敌人还只爬了一半,上半截梯子还是空的,心想,如果等敌人爬满了梯子再动手,不是可以一次消灭更多的敌人吗?她决定再等一等。站在旁边的贺敏学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向她点了点头,表示赞成她的做法。这更增加了贺子珍的信心。她紧握着枪,在城墙后面严密地监视敌人。

  • 长征路上的红军故事(2)

    《长征路上的红军故事(2)》1945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 长征路上的红军故事(1)

    《长征路上的红军故事(1)》1936年春天的一天,红六军团在长征路上攻克了贵州毕节后,进入贵州与云南交界的山区。这里地势险要,山高林密。15岁的江冰在红十六师四十六团二营营部当通信员。当时,这个营是六军团的后卫部队,走在军团的最后方。

  • 小交通员向刘骝的故事

    《小交通员向刘骝的故事》向刘骝,女,1934年12月7日出生。1947年2月起,担任地下小交通员。解放后先后在长沙市委统战部、湖南日用化工总厂工作。1985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