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红故事

周恩来的海外足迹

时间:2009-03-07 11:02:37编辑:中国红故事

 

  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环球同此凉热》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革命者成为举世公认的成功的外交家并不多见,周恩来可以说首屈一指。作为革命者,他把属于个人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他矢志不渝的人民解放事业;作为外交家,他在新中国走上国际舞台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法替代和难以估量的。与他交往过的人无不为他的才智、魅力所折服。世界上只有很少几个政治家能像周恩来那样,不仅赢得了朋友的、而且赢得了各式各样的对手用乃至敌人的发自内心的尊重。

  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循着他留在国门之外的足迹,感悟这段话,体会着这位伟人给我们留下的外交“遗产”……

  巴黎时光

  在巴黎上千条街道中,位于巴黎13区“意大利广场”附近的戈德弗鲁瓦街毫不起眼。和大部分巴黎街道一样,这里的路口也有一间咖啡店,狭窄的路旁停满了汽车。但是,如果时光倒流80多年,你或许能在这条街上看到青年周恩来的身影——他曾在这里的一家旅馆住过两年多。

  ■住房不到10平米

  走进戈德弗鲁瓦街,没几步就能看到一面墙上镶嵌着一方墨绿色的大理石纪念牌,上面是周恩来的铜质正面浮雕头像,头像下面刻着邓小平题写的“周恩来”三个中文金字,并配有法文说明:“周恩来,1922年—1924年在法国期间曾经居住在此”。这块纪念牌是1979年10月法国政府为了纪念周恩来而特别设立的。

  周恩来当年居住的小旅馆就紧挨着这块纪念牌。这家旅馆是一栋干净整齐的三层小楼,矗立在闹市区的幽静小街道里。法国旅游局的铜牌表明这是一家二星级旅店。一进门,能看到迎面墙上有两幅熊猫图,再加上柜台上摆放的中文旅游图,一股中国气息扑面而来。老板是一对华人夫妇,丈夫李先生是大学教授,平时由他的夫人杨艳春打理生意。

  杨艳春告诉记者,2001年,她和丈夫想要开一家旅馆,通过中介找到了这家旅馆。“我们发现,小旅馆不但整洁雅致,而且舒服温馨,就毫不犹豫地接手了。当时还不知道周总理曾在这里生活过。”杨艳春认为自己很幸运:“我们去中国银行巴黎分行贷款时,他们一听说是周总理住过的房子,还给了我们一些优惠。”

  旅馆的1号住房,便是当年周恩来住过的那间。这是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间。当年,房间里除了床和简单的家具外,只有一个洗手池,门外还有一个木制小楼梯。经过无数次改造,如今,这家旅馆已找不到太多当年的痕迹。十几年前,这家旅馆在进行改造时拆掉了1号房间外的楼梯,把这块空间变成了冲凉室。现在的1号房间,面积也比以前大了不少,成了双人间。

  目前,这家旅馆共有26间这样的房间。杨艳春告诉记者,前来住宿的中国人并不多,还不到客源的5%。不过,专程前来参观的中国人却不少。周恩来的侄子和侄孙,蔡畅的女儿,还有一些研究历史的中国学者,都曾特意来这里小住。在房子没有被改造前,邓颖超也曾来这里看过。今年3月初,中国驻法国大使馆青年读书会的年轻外交官们,还带着花篮来给周恩来的铜像献花,并参观了这家旅馆。

  ■在这里一住就是两年

  1920年 11月 7日,周恩来乘法国轮船“波尔多”号,离开上海,赴法国勤工俭学。这一年,他只有22岁。一个多月后,周恩来到了巴黎。

  初到巴黎的那些日子,周恩来住在郊区,后来搬到了戈德弗鲁瓦街17号的这家旅馆。当时,旅馆一般会对常住客人提供优惠,算下来价格很便宜。周恩来在这里一住就是两年。

  1946年,周恩来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曾说:当时正值大战之后,在法国容易找到工作,可以半工半读……在去法之前,我已和国内报纸订合同,给它做特约通讯员,所以在法国一面读书,一面写文章。”

  尽管课程很紧张,但周恩来白天仍然坚持做社会调查,晚上则常常通宵达旦地给天津《益世报》撰写旅欧通讯。有时会去雷诺汽车厂做工,靠勤工俭学贴补生活。由于周恩来每天总是早出晚归,还不时在欧洲国家间奔波,因此,旅馆里其他住客见到他的机会并不多。当时,大家对他的印象是:这是一个从东方来法国求学的有抱负、勤奋好学的中国青年。

  ■小屋还是党团活动中心

  1921年春天,周恩来经人介绍,在巴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年,他发起组织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这一组织的负责人。当时,周恩来在戈德弗鲁瓦街的住所同时也是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党部”。他们创办的理论刊物《少年》(后改为《赤光》)的编辑部,也设在周恩来的房间里。

[1] [2] [3] 下一页

抖音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