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红故事

论史:刘少奇经济思想与新时期改革开放

时间:2009-02-03 09:44:06编辑:中国红故事

 

  电视文献纪录片《刘少奇与新中国》与观众见面了。该片带来的震撼,让我们刻骨铭心。刘少奇是新中国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创立者之一,他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经历了岁月的沉淀之后,他的远见卓识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重要的思想来源。

  

论史:刘少奇经济思想与新时期改革开放(图)
 

  刘少奇与邓小平经济理论是相联相通的

  新中国成立初,刘少奇的天津讲话反映了他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历史作用的正确认识,对恢复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1954年2月的七届四中全会上,邓小平是这样评价的:“对资产阶级问题,虽然我没有见到1949年初少奇同志在天津讲话的原文,但是据我所听到的,我认为少奇同志的那些讲话是根据党中央的精神来讲的。那些讲话对我们当时渡江南下解放全中国的时候不犯错误是起了很大很好的作用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刘少奇认为,民主革命胜利后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完成工业化。他还说:“只要第三次世界大战不爆发,经济建设的任务就不变。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不爆发战争,我们的任务就一直是经济建设,要把中国工业化。”“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刘少奇对社会主义中心任务的最早的明确概括。1956年,刘少奇在党的八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指出: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并进一步明确提出党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八大之后的一段时期,我国开始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但不久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党的工作逐渐偏离了八大制定的正确路线。

  在结束了长时间的折腾后,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国家现实,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毫无疑问,这个思想贯穿邓小平理论的始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刘少奇和邓小平客观分析国情而形成的国家建设思想。他们的经济建设理论,在思想上是相通的,在逻辑上也具有一致性。

  刘少奇经济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价值

  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建设理论贯穿于他的经济思想之中。在一定时期,他的正确思想没有成为党内主流思想,他本人也无法坚持这一思想。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党和国家一些经济发展政策又体现了刘少奇当年所坚持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刘少奇又回到了人民中间。

  邓小平时代的中国,创造性地进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追溯源头,毛泽东创立的、刘少奇所坚持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最值得大书特书。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理论基础,实际上就是从激进式的社会主义理论脱离出来,重新回归到刘少奇坚持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这一理论后来成为党的历届代表大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来源之一。当然,改革开放时代又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注入更多新的内容。

  从党的历史经验和思想遗产中找到现在及未来所需要的东西,无疑需要十分珍惜。把刘少奇所坚持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起来研究思考,对于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建设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是非常有价值的。刘少奇所坚持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更多体现在我们今后应当更好地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的蓬勃发展。而这,也是对刘少奇最好的纪念。

 

抖音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