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红故事

江西萍乡·秋收起义广场

时间:2011-12-13 15:56:36编辑:红故事网

  
广场介绍

一九九八年九月经萍乡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秋收起义广场纪念碑”建在原萍乡“昭萍广场”,同时将“昭萍广场”更名为“秋收起义广场”。广场总面积为346.254亩(约23万平方米)。由中央广场、西北广场、东北广场、东西广场四块组成,中央广场占地面积109054.7平方米(163.57亩)。


广场中央是秋收起义纪念碑,碑高30.9米,占地面积151平方米,巍然屹立,气势宏伟。纪念碑基座内设有电控设备,长城堡四角和碑顶部装有活动彩色射灯;基座周围有绿化区域;纪念碑基座四周设有较大的平台,成为独具特色的一大景观。纪念碑由“9”字、浮雕、题词、长城、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徽标、碑柱、火焰(火炬)、五角星、碑文、红旗、山川、稻穗等图案协调配置、有机组合。长城堡连碑柱27米,基座27级台阶、高3.9米,碑柱顶部正面与背面造型为两个“9”字,连缀起来表明秋收起义的时间为1927年9月9日,同时又有“九重天”的寓意。长城墙上的火炬和基座侧边的火焰,表示秋收起义之火燃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与刻在基座南、北面的毛泽东的名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吻合。

纪念碑南面建有占地3700多平方米、主喷孔喷高达50米的全电脑控制音乐彩色喷泉和世界先进、国内一流的电视水幕。整个音乐喷泉全部由电脑编程、控制,有鲲鹏展翅、孔雀开屏等数十种水形,随着不同的音乐节奏,可组合成上千种喷水花样,构成艳丽多姿、变化万千、有声有色有景的喷水艺术表演;水幕电视系引进国外的一流设备,既可直接播放电视节目,又可播放VCD、DVD等电影节目。主广场还建成露天演艺场和艺术回廊等设施,具有纪念、集会、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位于中央广场东南角建有地掩式生态公共厕所。在休闲园区内还建有饮春亭、沁春亭、花架、长廊等设施。

整个广场花岗岩地面砖及硬地面积共约13.2万平方米,铺草绿地面积9.9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达47%,安装各类照明灯具3000余盏。西北广场为儿童活动广场,占地面积4613.56平方米(6.92亩),建有彩色旱式喷泉和“五彩世界”等雕塑3座。东北广场、东南广场为休闲广场,占地面积42902.15平方米(64.35亩)。
 


  
历史背景

萍乡是秋收起义策源地。1927年初,毛泽东在安源主持召开秋收起义军事会议,并于9月9日亲自发动和领导了震撼全国的秋收起义,第一次高举起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召告天下。
 


  
建造过程

为纪念秋收起义这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伟大历史事件,秋收起义纪念碑于一九九八年六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在萍乡。

秋收起义纪念碑建在秋收起义广场中央, 一九九九年九月九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秋收起义纪念碑题写了“秋收起义纪念碑”碑名,纪念碑于2000年8月27日正式落成。纪念碑正面镌刻着江译民题写的碑名:“秋收起义纪念碑”,碑背面是毛泽东的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基座正面是碑文,其他三面为浮雕,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张家湾的红灯》、《霹震一声暴动》、《转战上井冈》,生动展现了秋收起义的历史画面。碑身有线刻的猎猎战旗和崇山峻岭,表示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工农兵联合的武装斗争,第一次举起工农革命军旗帜,并转战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
 


  
广场意义

秋收起义广场是为纪念秋收起义而建设的纪念性广场,位于萍乡城北新区,占地300多亩,以新建的昭萍桥为中心,萍水河为纽带,四个块面组合而成。广场以秋收起义纪念碑为重点,南向中轴线上设置五彩缤纷的音乐喷泉和气势恢宏的秋收起义纪念馆,园林小品将广场装点成多处供活动、休闲的场所,使广场兼有娱乐、展览、购物和集会等综合功能,成为萍乡市区活动中心和市区风貌的重要标志。

广场建设投资共计1.2个亿,秋收起义广场的建成,大大提高了我市城市品味,改变了我市的对外形象。在2001年6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我市继安源工人运动纪念馆和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之后的又一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秋收起义纪念碑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它既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萍乡市的标志性建筑。有“江南第一大广场”美称。

抖音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