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11-03 10:14:29编辑:中国红故事
我这个人哪,有个坏习惯,就是喜欢叫比我年纪大的长辈们“哥哥,姐姐”的,这习惯呢,一直都改不掉,因为我觉得,这是最最最亲切的称呼,让人心里可暖了。不过话说回来,我喜欢叫别人姐妹还真是有个故事渊源的。
就在那革命期间,也常能听见姐妹的称呼,咦?问题来了吧这革命期间怎么还能叫得这样亲切?
那时,在老上海的苏州河畔的闸北中心路上,有一个叫做“三户楼”的地方,这三户楼是毛泽东和杨开慧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还有我们故事的主角——向警予,也住过那里。
主角登场当然是得介绍一下啦。向警予是中共中央《妇女周报》的主编,上海执委会委员,负责上海地区的妇女工作。既然是领导者,当然是女中强人。果然,她工作认真负责,有智有勇,总是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可是那个年代,一个人越是出色,就越是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不过好在有党的严密保护,所以,敌人恨得是咬牙切齿,也只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了。
向警予作为女工夜校的教师,借助女工运动的蓬勃兴起,给女工们上课,跟她们谈心,灌输知识,启发觉醒。女工们都非常爱戴向老师,特别喜欢听她上课。每次课前,向老师总会和女工们一起唱歌,唱她们穷苦人民的歌,唱出她们艰辛的生活。苦难的生活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来,可心中的苦又能向谁去倾诉呢?于是,她们就编成歌,唱一唱!唱的时候嘴里像是含着黄连一样。这歌曲,一个人唱的时候有苦往肚里咽。十几个人、几十个人一齐唱时,你苦我苦大家苦。想想就叫人心寒呵!
有一次又到向老师上课了,向老师站在姐妹们中间问道:“你们说,我们生活为什么这么惨?为什么我们从早到晚累死累活却连一顿饱饭也吃不上?为什么那些开洋车住高楼了资本家什么也不用做?”女工们异口同声地说:“因为他们剥削!”
“对!剥削!他们是在用我们的劳动为他们自己创造生活!”
“他们是吸血鬼!他们是蛀虫!”
女工们沸沸扬扬,掩饰不住的愤怒蓬勃而出。
“对!”向警予说,“所以我们要罢工,我们要起义。我们要夺回自己的权益!只有劳动的人才能有饭吃,不劳动者不得食!”
“对!我们要起义!我们要罢工!”
“可是,为什么有的人罢工,却失败了呢?”向警予循循善诱,像是在拉家常似的,把上海过去几年工人举行罢工的情况向女工们作了分析,然后总结说:“凡是工人团结一心,坚持到底的,就胜利了; 有的罢了几天工,看到没有钱了,就想上工,虽然他们当时拿到了一点点钱,可是罢工不成功,资本家们不能推翻,我们就一辈子受压迫!有些人不明白这些道理,所以就失败了。”
“是啊,”女工们都议论开了,“怎样才能团结一心呢?这些道理我们懂了,可有的人不懂,咱们又拴不得她的心,也不能拴住她的手和脚。”
向警予笑着说:“我告诉大家一个好办法。”
“什么好办法?”女工们着急的异口同声地问。
“认姐妹”,你们会吗?“
女工们说:“这个我们都会。”
“对!我们就用认姐妹这个办法,把女工们都团结起来!”
“是啊,是啊!这个办法真不错,咱们就认姐妹!”女工们一个个欢喜鼓舞,“这样不管谁有困难我们都可以帮助她,大家团结一心,推翻资本家!过上好日子!”
就这样,我们的女工真的团结起来了!姐妹们靠自己站起来了!她们幸福的生活就要开始啦!你说这向警予厉害不厉害,短短几句话,就拴住了女工们的心,还真别说,我呀,就佩服得她五体投地的,所以,我也想像她一样,做个女豪杰,这不,我在学校里的姐妹都是一帮子一帮子的。话说回来,你猜后来怎么着,想必你们都猜到了吧。
就在那个时候,那个地方,姐妹同心,齐心协力,同时也多了这样的喊声:“妹子”“唉”,“大姐”“唉”——
上一篇:捍卫国家主权的海空卫士——王伟
下一篇:我们家的传家宝——爷爷的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