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红故事

袁隆平谈成功的“秘诀” 四要素:知识 汗水 灵感 机遇(组图)

时间:2021-06-08 00:53:06编辑:中国红故事

毕生梦想消除饥饿袁隆平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摘自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少年时代的袁隆平(左)
早期研究阶段,袁隆平(左三)在田间为农民讲课。
袁隆平在做科学实验
袁隆平喜欢做“禾下乘凉梦”
2006年,袁隆平给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学员授课。
袁隆平多才多艺,拉得一手好提琴。

  编者按

  科研诚信和良好学风是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前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近日,中国科协、教育部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两院院士师昌绪,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分别结合“试谈做人做事做学问”、“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培养优良学风做好博士论文”等话题,与首都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进行了交流。本报今日摘登袁隆平的讲话内容,以飨读者。标题为编者所加。

  杂交水稻: 失败中孕育的成果

  首先讲讲什么叫杂交水稻,因为在座的各位很多不是学农的。杂交水稻就是利用杂种优势,把两个遗传性不同的品种进行杂交,另外优良性形成互补,这样杂交之后来提高水稻产量,这就是杂交水稻。因为第一代有优势,所以每一年要生产第一代杂交种子用于大面积生产。

  我为什么研究杂交稻呢?那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天,我到田里选种,突然看见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穗大而且数特别多,后来我把它收入做种子。第二年种上去,我管理非常细致,因为当时的品种亩产一般只有五六百斤。我把它作为一个非常有希望的品种,每天去观察。可是到出穗的时候,我大失所望:我种了一千多株,没有一株像它的“老子”那样好。我一声叹息,坐在田埂上发呆,后来突然来了灵感,心中一阵欣喜,因为只有杂种的后代才可能出现分离,正好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这就证明了我发现的“鹤立鸡群”的优良稻种是一株天然的杂交稻。这样,我就萌发了要研究杂交稻的决心。

  但是在那个年代,传统的观点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植物是没有杂交优势的。因此,我的研究受到不少人的反对和讽刺。但是我认为,杂交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小到微生物,高到人类都有杂交优势,有没有杂交优势不是由生殖方式决定,而在于杂交双亲的遗传性是否有差异,而水稻绝不会例外。

  为了证明水稻具有杂交优势,1972年夏我们在湖南省农科院做了试验,种上杂交稻来说服有关人。我们种了四分田,还有对照品种,就是一个是高产品种,另一个是常规品种。我们的杂交稻长势很旺,对照种只有七、八寸高,我们的有1尺高了,对照种只有四五个分蘖,杂交稻就有七八个分蘖了,长势非常旺。可最后验收的时候,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产量还比对照种略有减产,而稻草增加了将近7成。于是有人讲风凉话,说“可惜人不吃草,如果要吃草的话,你这个杂交稻就大有发展前途了”。


  后来就开会研究到底要不要支持杂交稻,我们那个时候是少数派,大多数是反对,说这个杂交稻是一堆草。我冷静地分析,站起来发言的时候,我说:“从表面上看,我们这个试验是失败了,我们稻谷减产,稻草增产。但是从本质上讲我的试验是成功的,为什么?因为现在真正的焦点是水稻这个自花授粉作物究竟有没有杂交优势,现在试验证明了水稻具有强大的杂交优势,这是大前提。至于这个优势表现在稻谷上,还是稻草上,那是技术问题。因为我们经验不足,配组不当,使优势表现在稻草上了。我们可以改进技术,选择优良品种,使其发挥在稻谷上,这是完全做得到的。”

  领导们被说服了,他们说:“是呀,老袁说的有道理,应该继续支持。”失败是成功之母,有好多事情失败里包含着成功的因素,因为失败当中有经验、有教训。搞科学实验决不会一帆风顺,不要怕失败,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一失败就灰心丧气,到此止步,这样的人是很难成功的。马克思有句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我的体会是,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就应该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才有希望取得最后的成功。
 
 
抖音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