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3-26 22:20:44编辑:中国红故事
郭向鸽用鼻尖在电脑上敲字 郭向鸽是运城市临猗县孙吉镇三甲村的一个农家女孩,今年25岁。2014年9月,她完成了一项让家人及村民们惊叹的壮举:她靠鼻尖和下巴操作电脑,在淘宝网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网店。小店生意很火,不仅把自己家的苹果销售一空,还帮助村民销售了不少苹果。如今,她的网店不仅销售苹果,还上架了蜂蜜、香酥梨、红枣、核桃等一些土特产。
郭向鸽从小患有脑瘫,至今手脚不能像普通人那样活动。她没有上过一天学,靠自学认识了字,学会了使用电脑,学会了上网。“能把向鸽抚养长大,特别不容易,女儿能如此健康快乐,还能掌握一门吃饭的手艺,是我今生感到最骄傲的事。”郭向鸽的妈妈说。
1 坐在“橇”上,她用鼻尖上网了解世界
3月17日,郭向鸽像往常一样,早上8点多起床。起床之前,她经常会赖上一会儿,躺在被窝里用手机上网,主要是逛逛自己的淘宝店,看是否有人订购了网店里的苹果及其他农家土特产。“我的微信里已经有100多位朋友了,有时我在朋友圈里发个什么,有很多人会给我点赞。QQ里也有不少朋友,他们经常会鼓励我,让我加油。”郭向鸽开心地说。这番话记者听起来很费劲,由于罹患脑瘫,郭向鸽的语言能力要较普通人差得多,发声困难,发音模糊。尤其是初次见到她的人,很难听懂她在说些什么。这个时候,郭向鸽的妈妈往往充当翻译,把女儿的意思准确传递给对方。
为了方便女儿与人交流,郭向鸽的妈妈给女儿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这样,她用鼻尖轻轻触碰一下屏幕就可以,省却了她无法用手指打字的辛苦,鼻尖和下巴也不会像在操作电脑时那样变得红肿,汗水也不会不停地往下流。
上午9点多,郭向鸽在妈妈一勺一勺地喂食下,吃完了自己的早饭,端坐在父亲专门为她钉成的“橇”(qiao,运城土话,指钉制在一起的小桌椅)上,开始一天的工作、生活。“橇”正好能将郭向鸽稳稳地卡在其间,避免她滑到地上去。
郭向鸽的笔记本电脑就放在“橇”的小桌板上,浏览网页及用QQ聊天的时候,她的目光可以保持平视。如果想要在网页或QQ上敲击文字的时候,她就得弯下身子,用脚使劲撑住地,用鼻尖和下巴敲击键盘上的字母。在操作一段时间键盘后,她的身上会出很多汗,鼻尖红肿,头也因来回俯仰而酸痛不已。即使如此,郭向鸽脸上还是有笑容,因为电脑是她与世界交流的窗口,她可以看到三甲村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模样,天下的事情,她知道得并不比别人少。
下午,母亲推着郭向鸽出门,在三甲村的街道上转转,和乡里乡亲聊天,或者带她到自己的朋友家里坐坐。郭向鸽喜欢小孩子,每次看见小孩,她总是克制不住要上去亲吻他们的小手。
2 为了认字,她舔烂了7本《新华字典》
郭向鸽出生于1990年,那年,她的母亲已经是三十几岁的高龄产妇。生郭向鸽的时候,母亲难产,郭向鸽一出生脑部就严重缺氧。“刚出生的时候还看不出来,孩子与正常婴儿没有两样。4个月以后看着就不对劲儿了,干什么都比别的婴儿迟钝。上医院让大夫一瞧,立刻被确诊为脑瘫。”郭向鸽的母亲说,当时也不太明白脑瘫是啥,领着孩子四处看病,太原、北京的大医院都去过,医生都说没什么好办法。直到郭向鸽6岁,父母才最终放弃求医之路,安心在家看护她。
尽管当时父亲是孙吉镇初中的校长,但因忙于教务,基本没什么时间照料女儿,更无法教她认字。母亲是家庭妇女,除了要上地里“招呼”自家的6亩苹果地,就是照料3个孩子的一日三餐。尤其是郭向鸽,一天三顿都得靠人喂,完全离不开人。
郭向鸽渴望像别的孩子一样自由行走,上学读书。痛苦让她屡屡对自己的存在产生质疑。“每年生日这天,家人都会向我表示祝贺,每当这时,我心里都会萦绕着一个问号:这真的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吗?因为一直认定自己的诞生是一个错误的我,总把这天认为是一个悲剧的开始。”郭向鸽当时认为,自己是一只折翼的小鸟,是自己的存在影响了家人的生活质量。
2002年对郭向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暑假,12岁的她看到同龄人都小学毕业,要去读中学,她开始向邻居家一个同龄女孩学习拼音。因为双手无法写字,她只能将这些拼音全部记在脑子里,没事就念。接下来的日子,为了认字,郭向鸽翻烂了7本《新华字典》。郭向鸽的妈妈说,女儿翻字典得用舌头一页一页地舔起来,所以字典总是右下角先烂掉。
2005年,15岁的郭向鸽已经认了3000个汉字,日常读书看报不成问题。2007年,哥哥将淘汰下来的一台电脑搬回家。从此,电脑与郭向鸽的生活紧密相连,彻底改变了她看待世界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