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2-13 10:14:57编辑:中国红故事
2011年12月,甘肃省武威市拿出31名副县级领导干部的职位向全国公开选拔、选聘人才。其中,1989年出生、工作刚刚半年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焦三牛,拟被破格选拔为副县级的武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消息一出,类似“火箭干部”、“萝卜招聘”、“富二代”、“官二代”之类的质疑声出现在网上。“清华大学选调生”、“全国公开选拔”、“破格提拔”——与网上热议相对应的,是武威市探索创新干部选拔工作的关键词。如何是武威?“焦三牛们”又为何偏偏选择了武威?
日前,甘肃省武威市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选聘)县级领导职位人选结束。经市委常委会差额票决,最终确定,年仅23岁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焦三牛为市外侨办副主任。
一个参加工作仅半年的毕业生,为何会被选拔为县处级干部?
据武威市公选办介绍,焦三牛是2010年从清华大学引进的选调优秀大学生,现为武威市凉州区清水乡干部。与焦三牛一同报考外侨办副主任职位的共有12人,经资格审查,符合条件并参加了知识测试的有10人。焦三牛知识测试成绩71.67分,在该职位参考者中名列第一。进入面试的有5人,焦三牛的成绩为91.64分,也是名列第一。按照知识测试和面试分别为40%、60%的比例折算,焦三牛的综合成绩为83.65分,也是第一。该职位共差额考察3人,考察组排序焦三牛为第一;市委全委会进行差额推荐,该职位有效票为49张,焦三牛得到48张;市委常委会差额推荐,焦三牛得到满票8票。
年轻的焦三牛被选拔为县处级干部,还和甘肃与清华大学的渊源有关。早在2009年12月29日,甘肃省就与清华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加强人才培养、干部培训、科技攻关和重大战略咨询等进行合作。2011年7月,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的焦三牛,成为当年前往甘肃工作的14名清华选调生中的一员。焦三牛被安排到武威市凉州区清水乡政府工作。
焦三牛出生于山西省新绛县一个农民家庭,父母至今仍住在土坯房内。2007年焦三牛以617分的高分考进清华。他在高中时曾经担任班长,进入大学后经常参加各类社会活动,有着很强的组织能力。
武威市这次公选不仅面向全国,选人的视野也更宽,程序也更严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公开透明、发扬民主、差额到底、严肃纪律、注重细节。所有考察考核列出综合素质、工作业绩、实干精神、责任意识、创新能力等若干要素反复比对,力求考准;公选全程实行记实制度,保证程序到位。这次公选不仅达到了选拔人才的目的,也是对传统用人观念的一次冲击,是干部选用工作上的一次探索和尝试。
上一篇:《跳楼新娘》获世界新闻摄影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