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红故事
最新文章
  • 郑和下西洋与造船技术

    郑和率领舰队自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将近30年的时间里,先后7次抵达了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在促进我国和亚

  • 浑圆的大鸡蛋--浑天说

    浑天说,是中国古代另一种宇宙理论。浑天,是指天是浑圆的,有人把它比作大鸟卵,有人把它比作大鸡蛋,还有人把它比作大弹丸。

  • 火药与火器

    中国古代的炼丹家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炼丹的副产品“火药”,竟能成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大家知道,火药的主要成分

  • 沈括和《梦溪笔谈》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我国古代以博学著称的科学家。《宋史?沈括传》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

  • 孙思邈与《千金方》

    《千金方》是《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简称,作者是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

  • 活字印刷术

    雕版印刷虽然一版能印制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但很费工时,大部头书往往要花费几年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地方。印量少又不

  • 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修本草》

    由于《神农本草经集注》的作者陶弘景生活在南北对峙的时代,虽然尽了个人最大的努力,难免存在着片面性和错误。显庆二年(公元6

  • 指南针

    航海事业的发展,需要有较好的指向仪器。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反复的试验,到宋代,人们在人工磁化方法和使用磁针的方法两个方面的

  • 天文学与一行和尚的贡献

    僧一行(公元683?727年),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县)人,俗名张遂。他从小刻苦好学,“博览经史,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

  •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

    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军事控制,并漕运南方的粟米丝帛,以满足中央政权机构的需要,隋唐统治者发起了运河的大规模开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