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网友分享了袁老和袁花花的初见视频。据胡先生介绍,袁老有哮喘,医生是不建议他养猫的,但是袁老出于对猫的喜爱,还是坚持养了一只猫,袁老在看到袁花花以后,爱不释手说道:“就这只,我喜欢这只。”视频截图视频截图这只小猫名叫袁花花,是一只美短,它经常陪着袁老听各种汇报。2020年7月,袁隆平家里,学生李建武来汇报各地水稻实验田的亩产情况,袁花花陪伴在旁边。如今,袁花花再也...
5月24日上午10时,“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社会各界人士送别袁隆平院士最后一程,有民众跪地痛哭。(原标题: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上民众跪地痛哭)
91岁袁隆平爷爷逝世:“我喜欢古典的小提琴曲,能引领人到很美好的境界。”2021年5月22日,这是一个悲伤的日子,永远的“90后”袁隆平爷爷离我们而去,而他作词的歌曲《我有一个梦》在网上被一再传唱,音乐,是袁爷爷除了科研以外,终生的爱好,从满头乌发,到银发苍苍,从梦想萌芽到一步步化为现实,小提琴总是以一种特别的形式出现在他的人生剪影中。“...
中新网长沙5月24日电5月24日上午,“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袁隆平同志家属在告别仪式后以书面形式致答谢辞。送别仪式现场。白祖偕摄答谢辞全文如下:尊敬的领导、各位亲友、各位来宾:2021年5月22日,我们敬爱的父亲带着造福世界的梦想...
新华社记者袁汝婷、刘芳洲、周勉5月24日,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人们来到这里,与袁隆平告别。上午10时,“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铭德厅开始。5月24日,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铭德厅门口,挽联写着:功著神州音容宛在,名垂青史恩泽长存。哀乐低回。袁隆平躺在鲜花...
向忠发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于1931年6月22日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后,很快叛变。有一对夫妻因为向忠发叛变而被捕,被抓前吞下了纸条,使另一位战友免遭国民党的逮捕。这对夫妻叫张纪恩、张越霞。张纪恩,出生于1907年9月,浙江浦江人,在浙江省立一中读过书,在校时加入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进入上海大学、上海法科大学就读,随后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张越霞是博古同志的第二位夫人。张越霞,出生于1911年,出...
革命者张纪恩的故事张纪恩同志1907年9月28日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1925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黄玠然(中)、张纪恩(左)等晚年在“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政治局联络点)旧址门口合影1928年,正在读书的张纪恩同志奉命调入中共中央秘书处工作。党中央迁上海后,张纪恩开始在永安里一三五号中央机关工作,后来转到五马路的清河坊坐机关,...
这是在上甘岭战役一场战斗中的两位士兵,他们一位臂折腿断,一位双目失明——这是因这场战斗产生的肢体缺憾,于是失明者背负起断腿者,断腿者给失明者指路,继续向前冲击并打击反扑之敌,直到其中一位士兵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两位士兵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骄人战绩,比如毙俘了多少敌人,缴获了多少枪炮,击毁了多少坦克等等,在上甘岭上众多的英雄人物中,他们的名字似乎也并不是特别的惹眼。虽然他们也是特...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分区一分区。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以及易县、定兴、徐水...
“八女投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