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8月21日,红军从毛儿盖出发,开始穿越荒无人烟的大草地。这片一望无际的草地上,到处是沼泽与泥潭,红军踏着草甸前进,随时有被沼泽吞没的危险。在草地上过河更是艰难万分,在河水冰冷的刺激下,身体虚弱的战士很快就会倒下。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历经行路难、缺粮难、饮水难、御寒难、宿营难,艰苦跋涉六天六夜,终于走出了草地。
“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凡人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夹金山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主峰海拔4000多米,终年积雪,空气稀薄,天气变化无常。红军队伍中大部分是南方人,从未经历过这样高寒缺氧的环境,翻越夹金山成为他们长征以来最艰苦的一关,也成为记忆中最难的一段路。中央红军于1935年6月12日至18日翻越夹金山,下山后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继...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斗。1935年5月,天险大渡河横在中央红军面前。红军以两天时间赶完340里行程,直取泸定桥。5月29日,以22位英雄组成的突击队冒着敌军的密集火力,攀着桥上光秃秃的铁索向对岸冲去。经过激战,夺取了泸定桥。这次战斗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迷梦,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从1月末到3月下旬,在川黔滇边界四次渡过赤水河,完全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粉粹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军事路线问题。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不断壮大,让周边的国民党军阀坐立不安。1928年6月,红四军在朱德、陈毅的指挥下,于永新、宁冈两县交界的龙源口歼灭进攻之敌千余人,打破了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进剿”。此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并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巩固扩大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创造性地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
秋收起义前夕,毛泽东往返于安源和铜鼓之间,当他途经浏阳县时遭团丁盘查,他临危不惧,机智逃脱。9月9日,毛泽东到达铜鼓,全面发动秋收起义。镰刀斧头的旗帜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面军旗。
血与火: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第5集《南昌城头一声枪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