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红故事
最新文章
  • 德行天下·功德无亮——纪实浙江庆元县“强忠调解工作室”吴强忠战病魔的动人故事

    德行天下·功德无亮——纪实浙江庆元县矛调中心吴强忠战病魔励志故事原标题:“先锋人物”吴强忠:战病魔励志故事核心提示:吴强忠说:“谁都难免遭遇病魔的侵袭,生病不可怕、只要信念在、来日展宏图。人生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岁月可以赢去我们的生命,却赢不去我们一路留下的欢声...

  • 宣讲“本地味”,理论入人心: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百年风华 行知宁津”社会实践队在德州宁津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宣讲“本地味”,理论入人心: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百年风华行知宁津”社会实践队在德州宁津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在建党百年的时代背景下,探索突破基层党史宣讲的“最后一公里”是十分重要的时代课题。7月18日至22日,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百年风华行知宁津”社会实践队于山东省德州宁津开展社会实践。依托宁...

  • 山东师范大学“百年风华 行知宁津”社会实践队

    此次活动中,实践队员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围绕“建党百年背景下基层党史宣讲多元化路径探究”主题于山东省德州宁津展开实践活动。 “让历史映衬现实,让历史告诉未来”。在建党百年的时代背景下,探索突破基层党史宣讲的“最后一公里”是十分重要的时代课题。依托宁津县委下属的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一书记帮扶村、家风养廉教育基地等实践地点,立足于建党百年的时代背景,以基层党史宣讲为主要研究范围,以多元化路径为研究切入点,以新时代青年为落脚点,强化青年担当。

  • 红色经典故事:刘伯承拒过生日

    1942年12月,刘伯承迎来50岁的生日。中央决定并指示,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为刘伯承举行万人庆祝大会活动,以表彰他的革命功绩,鼓舞敌后军民的斗志。刘伯承得知为他举办祝寿活动的消息后,内心十分不安,始终不愿意说出自己生日的具体时间,政治部只好自行决定,在12月16日为刘伯承庆祝生日。与此同时,八路军129师的各报记者前往师部采访刘伯承,希望他谈一下自己的经历,都被刘伯承婉拒。被泼了冷水的记者不甘心地...

  • 恽代英为亡妻守义十年

    恽代英,1895年出生于湖北武昌,曾担任中国首个苏维埃政府的秘书长。人们最称道恽代英的,不仅是他的一手好文章,更在于他的道德情操。在情感甚笃的妻子沈保秀难产去世后,恽代英曾“跪于岳父前申明不复娶”,此举不仅是怀念亡妻,也是向“男尊女卑”挑战。他虽才华誉满天下,却拒绝众多提亲求爱者。“守义十年”后,恽代英约妻妹沈葆英到珞珈山亡妻...

  • 17岁女孩两次给李先念写信

    1952年10月,沔阳县(现仙桃市)有一位17岁的农家女子闵全贵,深受封建婚姻压迫,遭受着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摧残。她向沔阳、洪湖两县法院申诉离婚,没想到两县法院互不负责,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于是,她给时任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写了一封信,请求帮助。一个普通民女的信件,寄给省委书记,无异于石沉大海。然而,这封信还是很快到了李先念的手上。原来,李先念不论多忙,每天仍然坚持看人民来信,看党报上的批评文章,写批...

  • 红色故事:秦志维的故事“秦老专”的本色

    在襄阳市政府机关大院,至今还流传着七十年代未的一个小故事。一天,被人们尊称为“秦老专”的襄阳地区行署副专员秦志维从外面回机关。当他推着自行车准备进行署大门时,一个门卫拦住问道:“同志,你找谁?”“我不找谁,我就是机关里人。”“你是机关哪个单位的?”门卫疑惑地打量这位脚穿草鞋,头戴草帽,身背黄挂包的老人。...

  • 红色经典故事:任弼时大喊陈独秀的故事

    1927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在武昌举行扩大会议,会上,在团中央负责的任弼时力主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以挽救革命。会议一开始,年轻气盛的任弼时就要求发言。但陈独秀却说:“要发言的人很多,你等一等吧!”一连三次都是如此,任弼时再也忍不住了,他气愤地大声说:“不!总书记同志,你不能压制批评,我现在一定要说!”接着,他从口...

  • 红色经典小故事200字:抠门的方志敏

    土地革命时期,方志敏曾是模范根据地的创建者。作为根据地最高首长,他规定,从自己开始,所有干部一律减衣缩食,每天只有四分钱菜金。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做演出服,便从红军在白区缴获来的物品中要了一块绒布。方志敏知道后,马上把妻子批评了一顿,并要求她立即送回。方志敏也有不“抠门”的时候。那时,部队向外购买一支枪,要花50块银元“天价”。买一批枪,花掉的钱堪称巨...

  • 红色经典小故事300字:为闹革命与兄弟分家

    1926年,25岁的刘德全对母亲说:“我们家要对佃户、长工、乡里邻舍客气些,要尊重人家。贫苦农民有困难,我们要尽量帮助,也可以拿钱拿粮周济穷人。”他还劝母亲烧掉契约,把田分给佃户。刘德全的这种行为使这个地主家庭尤其是四哥刘稻轩大为恼火。他暴跳如雷,气急败坏地说:“不得了,家门不幸,竟出了个不孝子孙,这个家非给他败了不可!”他还捶胸顿足地对弟弟刘德全吼...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