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红故事

五张照片解读邓小平的一生

时间:2013-11-08 20:55:24编辑:中国红故事

 第一张:油印博士
 
这是小平16岁留学法国时留下的一张照片。他同周恩来、李富春、陈毅、聂荣臻、李维汉都是早期留法的中共领导人,他个头最小、年纪最小,负责印刷地下思想刊物,被称为“油印博士”。中共早期领导人中少有留学西方的,这为数不多的几位在1949年到1966年新国家建设期间,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张照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留学法国(后来到了苏联)对邓小平的影响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正是在法国,这位16岁的少年亲眼看到早期资本主义的贫富差距与不公平,促使他倾向苏联社会主义,称为坚定的革命家。这点有些像当今留学西方的一些左派与新左派,邓小平当年在法国感受到的屈辱与不公,恐怕比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同样是这段留学经历,让小平成为中共早期最高领导人中少有的一个对西方有较深认识的人。这种认识远远超过不满与愤怒,也超越了革命,最终促使他“改革开放”——用改良的方法向人家看齐,向西方文明世界学习。
 
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就是“开放”,向西方开放。小平是中共领导人中最热衷出国(访问),也是出访最多国家的领导人。他留学过的法国当时存在的弊端多少影响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但他却对法国有着很深的感情。他第三次复出后到美国参加联大会议回程经过法国时,还专门带回200多个法国牛角面包,分送给当时一起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同志。他掌握大权后访问法国,打开了与欧洲交往的大门
 
 
 
第二张:家国天下
 
小平一生一共有过三次婚姻。第一任妻子张锡媛,两人是苏联读书时的同学。他们很恩爱,但后来因为生孩子而去世了,小平很伤心。他的第二任妻子是既聪明又有自由思想的女革命家金维映。但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邓小平受到党内批评时,金维映也加入了对他的批判,并与他离婚,嫁给了批评他的人、法国的同学李维汉(金维映1941年在莫斯科的精神病院里担任志愿护士时被德军轰炸机空袭炸弹炸死)。小平连受两次婚姻打击后,终于迎来了最后一次婚姻:1939年,他在延安同当时的革命三姐妹之一的卓琳结婚。两人白头偕老,育有三女二子。我个人认为,卓琳是中国所有最高领导人中最称职最优秀的妻子与母亲,她从来不干政,对子女严格要求。
 
我始终认为,家、国、天下,一个人首先要搞好自己的家,你说你爱人、爱人民,但首先要爱自己的爱人与家人,要对得起他们吧?尤其是中国是一个儒家思想很重的国家。从这方面看,邓小平虽经历过三次婚姻,但他仍然不失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小平可能是中国所有领导人中公开最多家庭照片的。在他落难的时候,卓琳和子女对他不离不弃;在他退休后,儿孙绕膝;当他感觉到保守势力如此强大,不得不南巡广东时,他带着自己的全家大小……
 
 
 
第三张:小道大道
 
1978年小平最终复出前,三起三落,这是他被下放到江西南昌工厂里做工时常走的一条土泥路——现在叫“小平小道”。据说,小平每天都会在这条路上散步,思考问题——当然是思考中国的问题。小平在这条小道上,思考出中国的大道。
 
这件事也值得我们思考:小平很早就位高权重,成为党、政、军最高领导人之一,可因为他的自由主义思想,常常被毛泽东折腾一下,这本身对小平的思想成长(成熟)是不是很有益处?要知道,一个即将掌管全国的最高领导人,曾经同工人在工厂车间里一起劳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难得的经历与经验。
 
小平的三起三落,不但让他看清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也让他厌恶了政治斗争,更让他体验到从云端到地上,甚至被踩在脚下的感觉。他主政的八十年代,虽然有各种争论,左的势力也很大,但在我看来,小平始终最关心民生。这恐怕和他三起三落不无关系吧?
 
 
 
第四张:牛仔小平
 
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外交是小平开创的,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与关心中国外交的人,我不得不说:迄今为止,中共之前和之后的领导人在外交上没有谁是超越过小平的。或者说,当今领导人都是继承了小平的外交路线。当他们偏离时,中国外交就出现问题。
 
小平1978年上台后,做了两件事:一是“改革”,一是“开放”。所谓改革,就是在经济上给民众以自主与自由,释放中国人被束缚住的致富愿望与热情。并没有做更多了不起的事。“开放”则有所不同,小平掌握了主动,全面出击,访问欧洲(法国)、美国。在他执政期间,始终维系了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友好关系。
 
同日本的友好关系,也是小平一手开创的。务实的小平在谈到中国同其它国家的领土争端时,主张把这些问题留给更加能干的后人去解决。他从来不会拿一些显然无法解决的领土争端去哗众取宠,去争取“民心”,去煽动民族主义。
 
 
 
 
第五张:一国两制
 
小平不但提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外交大战略,也开创了对台湾、港澳以及西藏的新政策与新局面。尤其是在香港实行的“一国两制”,更是世界政治制度史上的首创,是最能集中反映“邓小平思想”的典范。本人有幸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参与到与香港回归有关的工作中,并从1992年到1997年在香港工作,能够逐步深入体会小平的“一国两制”思想。
 
我几年前重返香港,有机会继续近距离观察,发现了很多问题,我在此要警告一些人:香港这种地方,在自由与民主的道路上,只能进,不能退,否则就会真正成为“死港”,就会出现无法收拾的局面。
 
未来四年,有可能是香港最动荡不安的时期。抛开其它因素不提,仅仅2017年的双直选大饼,已经吊起了所有政治势力与利益集团的胃口。这对中央政府将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一国两制”只能顺应潮流、与时俱进,而不能后撤、倒退。谨记、谨记.(作者 杨恒均)
 
 
抖音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