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红故事

解放军大批新概念武器集中亮相 震惊欧美大陆

时间:2014-05-30 20:41:13编辑:中国红故事

   环球时报记者:亚太地区的军力扩充热潮正对中国构成挑战。在空中,各国正在加快引进隐形战斗机的步伐;在水下,周边新一代先进潜艇陆续开始服役。不过在8日开幕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装备展上,《环球时报》记者发现,应对来自这些不同方向的威胁时,中国也多了不少新概念武器。
 
  空中:反隐形雷达“前后搭档”
 
  如今美军正忙着向亚太地区调派F-22、B-2等隐形战机,韩日印等国也相继推出本国隐形战机项目,如何对付这些“看不见的空中杀手”已成为中国面临的挑战之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在这次展会上推出一系列新型雷达,其中吸引颇多老外驻足揣摩的是JY-27A对空警戒雷达和JY-50外辐射源雷达,它们有个共同的特征:探测隐形目标。
 
  一名匿名军事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由于成本和技术原因,包括F-22、F-35和B-2在内的隐形战机并不能实现全波段隐形。由于能精确引导攻击的火控雷达威胁最大,因此隐形战机主要对这类使用微波频段的雷达进行隐形优化。考虑到普通雷达基本都是“单基地”体制,即雷达的发射机与接收机共用一副天线,因此隐形战机依靠特种吸波材料和外形设计,减弱雷达信号的反射波,或者将反射波偏离雷达方向,就能达到躲避雷达探测和跟踪的目的。
 
  这次展出的两种新型雷达则采用“反其道而行之”的办法对付隐形目标。工作人员介绍说,JY-27A对空警戒雷达的性能在同类产品中属于世界顶级。这是一种全新设计的米波段三坐标对空监视雷达,采用先进的二维数字相控阵体制。在面对米波雷达时,无论是依靠外形设计还是特种吸波涂料,现有的隐形技术效果都不好。
 
  因此俄罗斯等国近年来纷纷对老式米波雷达进行数字化改造,希望它们能在反隐形目标的新领域发挥作用。但这些老式米波雷达不但体积庞大难以移动,而且存在探测精度不高的问题。相比之下,JY-27A对空警戒雷达不但具备很强的反隐形目标探测能力、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机动能力,而且能跟踪高速机动目标,并具备很高的测量精度,因此它还能担负战区导弹预警的任务。
 
  隐形目标的另一个克星是“双基地”体制雷达,即由发射机发射的雷达波碰到目标后,由位于另一处的接收机接收反射波。尤其是多部这类雷达组成探测网时,雷达波从不同方向射向隐形战机,被后者偏离的反射波也会被四面八方的接收机获得,隐形战机的行踪自然无法隐藏。采用双基地体制的JY-50外辐射源雷达更大的特点是借助民用调频广播发送信号,可实现对隐形飞机、电磁静默目标的探测、定位和跟踪。它本身不发射雷达波,因此战时生存能力很强,可让对手的反辐射导弹无用武之地。
 
  据介绍,这两种新概念雷达战时可搭配使用,隐蔽性能好的JY-50雷达主要部署在前沿阵地监控重点区域,而探测范围远的JY-27A雷达则在后方掌控全局。
 
  水下:光纤水声探测系统
 
  日本、越南等相继服役新一代安静型潜艇,让亚太地区水下竞争日益激烈。而美国凭借此前在该地区部署的水声监听系统警戒网络,足以掌握附近海域的潜艇动向。日本《外交学者》杂志宣称,中国也在部署类似的固定式水声监听阵列。在本届展会上,北京神州普惠公司展出新型光纤水声探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高灵敏度的水下声信号传感器组成,能将水声振动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纤传到信号处理系统。和传统压电式水听器相比,这种光纤水听器灵敏度能高出2-3个数量级,可探测到极微弱信号。而且它耐腐蚀,损耗小,适合远距离传输。
 
  
 
 
 
  据介绍,这种光纤水声探测系统既能“防守”,例如可以在重要港口组成被动警戒网络,对水下目标和水面目标同时进行监测,防范敌对势力利用水下蛙人、微型潜艇进行渗透。它也能“攻击”,凭借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可以组成大型拖曳阵列,配备给水面反潜舰只、潜艇、反潜直升机等,实现对水下目标的精确探测。
 
  海上震慑的新武器:定向声波
 
  定向声波作为一种非杀伤性新概念武器,近年来颇受欢迎。它能精确控制声音传播方向,可实现远距离喊话、警告。美国海军率先将其用于驱赶海盗和防范恐怖袭击。此外它还发射强噪声,刺激听觉器官和中枢神经,使人丧失意识,甚至失去行动能力,因此也被用于驱赶暴乱人群等城市维稳场合。
 
  
 
 
 
  定向声波武器还可为海上设施设立多道防御圈,例如对进入1000-3000米范围的不明船只喊话和沟通,在100-1000米范围内警告,如果对方拒绝听从命令继续靠近,则可调节发射功率,在尽量不伤害对方人员的情况下令其失去行动能力。据介绍,海上执法船也可利用这种设备,维护我国合法权益。
 
  据俄罗斯之声报道,美国最新型F-35隐形战机能被中国雷达轻易发现,中国最新型驱逐舰上的雷达系统能定位350公里以内的美国昂贵隐形战机。
 
  报道称,F-35项目让五角大楼耗资大约20亿美元。还不知中国为了让其瘫痪注入了多少资金。不过俄罗斯社会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叶夫谢耶夫深信,中国军人已经学会利用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这让美国人没有料到。这是中国在该领域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叶夫谢耶夫说:“中国在雷达研制领域一直存在很多难题。例如,至今还没有导弹袭击预警系统。中国没有类似俄罗斯的‘沃罗涅日’导弹预警雷达。解决这个难题需要俄罗斯的帮助。中国已经学会发现F-35隐形战机,说明该领域的一些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俄罗斯地缘政治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退役海军军官西夫科夫说:“这一成果对中国来说很正常。它在自己最新战舰上安装了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这虽不属于中国的技术突破,却是中国人学会了利用工作频率为超高频的雷达发现隐形战机。这项最新技术会保证精确击中敌方目标。”
 
  
 
 
 
  俄罗斯科学院专家佐洛塔廖夫认为,掌握借助雷达轻易发现隐形机,这只是成功的一半。他解释说:“任何隐形飞机当然不会100%不被发现。它肯定会暴露点什么。但另一方面,需要拥有现代的实验基地以弄清这些特性。第二,仪器可根据这些实验数据能够非常可靠地确定这是什么物体。看来中国做到了这一点,这非常好。但是还不知道,中国的雷达站如何工作以及F-35隐形战机何时采用最新雷达压制系统。克服敌方故意制造的电子干扰的能力,这是现代战斗中的重要部分。”
 
  
 
 
 
  为此佐洛塔廖夫举了一个不久前的例子:俄罗斯未携带武器的苏-24前线轰炸机多次绕飞位于黑海的美国驱逐舰,致美舰上的“宙斯盾”系统完全失灵。这让美国驱逐舰上的官兵惊恐万状,因为他们对俄罗斯轰炸机多次低空绕飞一愁莫展。
 
  德国媒体称,从资金规模上来说,美国新型F-35联合攻击战斗机是史上最昂贵的军备项目。预计未来50年购买该战斗机的总花费将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1.5万亿美元。
 
  据德国《世界报》网站报道,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这款战斗机在全球已经获得超过3000架的订单,未来几十年里将成为美军和很多北约伙伴的骨干战斗机。在今年7月的英国范堡罗航空展上,这款战斗机将首次亮相欧洲。不过,虽然该战斗机的优越性能得到广泛宣传,但是对于延迟交货、成本增加和技术问题的批评也一直不绝于耳。
 
  例如,著名的美国航空专家比尔·斯威特曼现在就指出,这款隐形战斗机并不像经常被吹捧的那样无法被发现:俄罗斯人或中国人先进的雷达技术很可能会发现它。几十年来,东方和西方——包括战斗机生产商和雷达生产商——一直在比赛,看哪款战斗机隐形性能最好以及如何发现它。
 
  
 
 
 
  例如,俄罗斯国有企业俄罗斯技术公司今年1月就声称,它研发的新型T-50战斗机拥有最佳隐形性能。其雷达反射截面平均只有0.1平方米至1平方米。虽然这款俄罗斯战斗机体长约20米,翼展约14米,但它反射的雷达波不比一个手球反射的雷达波多。
 
  就美国的新型联合攻击战斗机来说,官方没有公布其隐形性能的精确数据。但专家斯威特曼警告说,不要幻想这款飞机可以进入俄罗斯或中国领空而不被发现。俄罗斯人研发的超短波雷达有助于发现这款隐形战斗机。
 
  报道称,联合攻击战斗机本身也只能有限地干扰敌方雷达。因此,它需要额外的特殊飞机干扰敌方的侦察系统。这款战斗机其实更因为自身配备的雷达(APG-81)而引人注目。斯威特曼做了一个直观的比较:认为F-35联合攻击战斗机不会被俄罗斯人使用的甚高频雷达发现,那就像是认为天空不是蓝的。
 
  
 
 
 
  报道认为,干扰敌方雷达也有一个缺点,即干扰发射器本身也能被发现。在这方面,中国人的监测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斯威特曼说,对敌方雷达进行电子干扰与自己被敌方发现就像是猫捉老鼠的游戏。
 
  西方为了侦察敌方隐形战斗机而在研究所谓的无源雷达。这要对广播电台、卫星和移动通信系统发出的现有电磁波进行分析。即使是隐形飞机,飞越电磁波海洋也会留下可测的痕迹。
 
  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4月25日报道,中美航母之间的对决,主要的机种当然是F-35C和歼-15,这是不同世代的飞机,F-35C机翼面积增加,空重为15.8吨,但是没有升力器,机内燃料比B型机更多,增加到8890公斤,比F-35A还多,作战半径增加到1180公里,歼-15采用滑跳起飞时,机内燃油必须限制,不可能满载9吨,从这一角度分析,本刊谨慎认为在作战半径上,歼-15比F-35C不占明显上风。而载弹量,F-35C高出许多。
 
  
 
 
 
  F-35(资料图)
 
  首先是空对空迎击,F-35C在遭遇歼-15时,率先发现,再运用射程达到100公里的AIM120D实施先发制人攻击。进入近程空战之后,Su33/歼-15的机动性好过F-35C:Su27/J11B的推重比高达1.07,翼载为377公斤/平方米;F-35B/C的翼载分别为499、410公斤/平方米,过载分别为7、7.5G。F-35C具备离轴发射能力的AIM9X能否多少得到弥补?是未知数。最大的未知数在于:歼-15能在对大距离范围内发现F-35C?
 
  
 
 
 
  歼-20(资料图)
 
  率先发现歼-20
 
  文中写道,大连海事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下属的高气压强电离放电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研制的等离子体产生器件是一种薄片式器件.外型尺寸为:厚0.15cm.宽 4cm,长5cm、10cm、20cm三种规格,根据要求选取,它可贴附在电磁波强散射部位或进气壁上。
 
  战斗机的进气道辅助进气/放气门主要用于调节发动机的进气量,当战斗机在低速时,开启进气门以弥补进气量不足;而在高速进气量超过发动机需要时,打开放气门。所以进气道的辅助进气/放气门一般做成可开闭的窗口状,只有在使用时才会打开。可开闭式的设计比网格的隐身性能更好,从这一点来看,可以排除2011号歼-20进气道两侧的六边形装置是辅助进气/排气门的可能。
 
  歼-20四代机的每一个改动都牵动着军迷的心,这些不断的大改小改中也蕴藏着中国航空人的细心与认真。一款尖端武器装备的研制就是一个国家最优秀工人的智慧结晶,是一个国家整体工业实力的展现。我们也期待中国的第四、第五代战斗机能够越来越好,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的空中钢铁长城。
 
  歼20与F22如果近距离狗斗,F22绝对不是中国歼20的对手,就如苏27狗斗干不过歼10飞机一样!
 
抖音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