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1-18 15:47:13编辑:中国红故事
在前往印度出席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十五次会晤之际,中国国务委员、中方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戴秉国昨天在《印度教徒报》上发表署名文章,阐述中印关系和中国和平发展理念。文章称,印度朋友完全可以相信,中国对印度满怀友善之意,丝毫不存在所谓中国要“进攻印度”、“打压印度”的问题。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南亚学者王德华向东方早报指出,印度一些鹰派人士没有走出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阴影,加上印度洋深海矿藏开采权争议等问题及“中国威胁论”,使得中印关系冷战意味回潮,但这并不影响中国对待印度的外交态度。
戴秉国投书的媒体《印度教徒报》创刊于1878年,系印度第三大英文报纸,在印度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戴秉国昨天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梅农共同出席了在新德里举行的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十五次会晤。
戴秉国(左)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梅农一同步入会场
应积极看待对方发展
在《印度教徒报》发表的文章中,戴秉国指出,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对印度满怀友善之意,我们在一心一意谋求发展自己的同时,真心诚意地致力于发展同印度长期友好合作关系,衷心祝愿印度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丝毫不存在所谓中国要‘进攻印度’、‘打压印度’的问题。”戴秉国写道。
他还表示,中印应以积极眼光看待对方的发展强大,始终视对方为重要伙伴和朋友而不是对手,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合作多于竞争
戴秉国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两国在各种国际多边机制中、在应对全球性挑战等方面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协调配合越来越密切。
王德华认为,中印之间合作多过竞争是事实,“例如在环境气候方面的合作,中印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基本立场相同,根本利益一致,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是伙伴关系。在利比亚、伊朗问题上我们也非常合作;中印保护印度洋、反海盗的态度也一致。当然两国之间竞争领域也很多,但合作多过竞争,应该互相借鉴。”
戴秉国强调,中印关系发展潜力巨大,合作空间无限,面临着关系发展的“黄金期”。世界有足够中印两国共同发展的空间与合作共赢的领域。
事实上,中印关系的发展确已进入“快车道”。去年是中印交流年,两国举行首轮战略经济对话、500名印度青年访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印关系又开了一个好头。两国贸易合作增长迅速,从2000年的29亿元美元增长到2010年617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20倍。不过王德华也指出,在快速发展的双边关系中,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以及水资源问题也是中印关系的隐忧。
在文章最后,戴秉国还引用邓小平1988年对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说的话——“只有中、印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真正的亚太世纪或亚洲世纪才算到来”,以及印度总理辛格说的“只要印度和中国用一个声音说话,世界就会倾听”,以表示中印两国发展好自己、发展好彼此关系对两国和亚洲及世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