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红故事

忆苦思甜——红色之旅有感

时间:2009-12-21 10:21:37编辑:中国红故事

 

  火车上的故事

  轰隆隆,轰隆隆——一路上,火车就重复着这单调的乐曲。看看四周,除了几个同学之外,都是陌生人。第一次乘火车,就听大人们千叮嘱万嘱咐,说是火车上鱼龙混杂,要小心,不要和陌生人讲话。弄得我也有些紧张。

  慢慢地,火车有停在了一站上。本以为下去点人可以使车厢宽松点,没想到竟又上了许多人,将过道都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行李更是无处可放。我们想我们将自己的行李横在架子上太霸道了吧。于是我们就站在椅子上将架子上的行李尽量压缩,腾出空间给他人,毕竟他们还站着吗!一时间我感觉周围的人没有那么可怕。他们也出门在外不容易。我们还尽量坐得挤一点,空出一点地方让两个小男孩坐,还给他们玩游戏机。看着男孩们玩得高兴,或许来自农村的他们从没见过,我感觉车厢里其实很温暖。男孩的母亲还特地那出两只梨给我们吃。

  与人为善,的确是件快事。不仅给他人帮助,还使自己快乐。同是一节车箱中的人,却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的快乐,有的忧郁,有的无助,有的甚至已对生活绝望。我们是生活在快乐中的,我们要学会去关爱他人,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使孩子感受到世界的温暖,使离乡游子感受到他乡的友好,使不幸的人有勇气继续奋斗——说不定只是一个微笑,是已对生活绝望的人重燃生的希望。

  不仅仅只在车厢之中,温暖,友好,关怀应充满世间每一个角落。谁说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与人之间少了关爱,多了隔核。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一切都会美好。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看着车厢内温暖融融,我们的内心也快乐无比。

  终于到达了洛阳,当我们一行准备下车之时,站着的人也不急着抢位子,纷纷帮我们搬行李,并让开道让我们走,一点也不混乱。我的心里也感到一阵阵暖意。

  中华瑰宝――龙门石窟

  很久以前,我就听说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唐诗人白居易也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快了快了!转过这个弯山壁上一个个石窟就忽然展现在眼前。大的、小的、高的、低的各种不同时期的石窟与雕像,描绘了不同的文化与风格。魏窟的温和可亲,唐窟的以胖为美,令我们领会了古代人独有的思想、习惯,令人称奇。

  走进些,仔细看看那些佛像,个个雕功精美,神情活灵活现。万佛洞中15000尊仅一寸大小的佛像刻满了洞壁。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奉先寺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很难想像,当时在那么落后的条件下,古代艺术家们是如何在那陡峭的山壁上刻出如此精妙之作。而且体型之大,形体之大。我由衷地感叹:中华民族的文化真是伟大呀!

  但是让人心痛的是,石窟中的佛像没有多少是完整的。缺胳膊少腿只是轻伤,有的甚至是面目全非或是整个头都没有了。自然的风吹雨打是无可避免的,但更多是人为的。为了暴利,那些愚昧之人便对佛像大开杀戒。能盗的盗、能拿的拿,之后在于外国人交易。令人悲哀的是:在某些国外的博物馆内,一颗颗佛像的头颅正在哭泣。我国的研究者只能通过图片资料来了解研究他们。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那可恶的道士王圆录,为了一点点银子,将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一箱箱、一车车的“送”给外国人,可悲啊!

  大批文物的流失令人痛惜,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更让人叹服!

  忆苦思甜

  记得枣园中有一段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石子路。这就是革命前辈当年所走过的路,被完好的保留下了一段。踏着这高高低低,有些硌脚的路上,想着伟大的毛主席,周总理以及各位党的领导人就是踩着这条路领导共产党为我们打下天下的,心中无比激动。着伟人们住过的窑洞、睡过的床、用过的办公桌,心想;我们要努力学习革命先辈的吃苦耐劳、顽强奋斗的精神,做一名有志气的青年。

 

抖音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