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红故事

盘点为革命牺牲的恩爱夫妻

时间:2013-05-18 16:28:14编辑:中国红故事

  编者按: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策划组织,党史专家与高校教师共同编撰的《青少年学习中共党史丛书》,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网(http://www.zgdsw.org.cn)等网站已全面上线。该丛书是全国青少年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通俗读物,共20册,分别为:《中国有了共产党》、《井冈山上红旗扬》、《红军不怕远征难》、《抗日烽火遍中华》、《延安精神耀千秋》、《中国命运大决战》、《血沃大地铸忠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扬帆起航》《建立社会主义新制度》、《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十年内乱与抗争》《大转折前的序曲》、《伟大的历史转折》、《神州涌动改革潮》、《面向世界的中国》、《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科学发展谱新篇》、《名垂青史映丹心》,共60余万字,800余幅图片,准确生动、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为持续推动青少年学习中共党史,再添助力。本文节选自《血沃大地铸忠魂》一书。(孙琳)

  

 

  《血沃大地铸忠魂》:一门英烈

  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烈士举家为革命牺牲,一门英烈,可歌可泣。刑场上的婚礼是大家熟悉的故事,那是共产党人悲壮的爱情诗篇。

  周文雍和陈铁军

  周文雍,1905年8月生,广东开平人。1922年秋,考入广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广东区委工委委员、广州工人纠察队总队长、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兼市委工委书记等职。

  陈铁军原名陈燮军,1904年3月生,广东佛山人。

  

 

  中学时代的陈铁军(前排左二)

  1924年考入广东大学文学院预科。为追求进步,铁心跟着共产党走,将原名燮军改为铁军,并于192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两广区委妇委委员。 大革命失败后,担任广州市委工委书记的周文雍遵照党的指示,开始在广州建立工人秘密武装。陈铁军受党的派遣,装扮成周文雍的妻子,参与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1927年10月,周文雍被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和广州起义政纲起草委员会委员,参加起义政治纲领和口号的起草,同时担任广州起义工人赤卫队总指挥。陈铁军协助周文雍同失散的同志建立联系,恢复组织。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周文雍被选为人民劳动委员兼教育部长。广州起义失败后,周文雍带领一支赤卫队,与十多倍于己的敌人奋勇死战,杀出一条血路后,奉命撤到香港。

  1928年1月,周文雍当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兼广州市委常委,与陈铁军仍扮成夫妻,重返处在严重白色恐怖中的广州,重建党的机关和组织。周文雍有时扮作富商,有时扮作苦力工人,找寻失去联系的党员,重建秘密联络点。

  1月27日,由于叛徒出卖,周文雍和陈铁军同时被捕。在狱中,他们备受酷刑,坚贞不屈。敌人无计可施,决定判处他们死刑。

  

 

  周文雍和陈铁军

  周文雍和陈铁军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产生了爱情,但为了革命事业,他们将爱情一直埋藏在心底。在为党的事业献身的最后时刻,他们决定将埋藏心底的爱情公布于众。在牢房里,他们并肩而立,神态从容地拍下了临刑前的合影,表达了他们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2月6日,周文雍和陈铁军被押往红花岗刑场。刑场上,陈铁军庄严地对大家宣布:“当我们把自己的青春生命献给党的时候,我们就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同志们,永别了,望你们勇敢地战斗,共产主义一定会胜利。未来是属于我们的!”说完,她走到周文雍跟前,把最深情、最热烈的吻送给自己的爱人。周文雍也热烈地拥抱着她。反动派的枪声响了,这对革命情侣带着对爱人和祖国深深的眷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陈觉、赵云霄


  

 

  陈觉写给赵云霄的遗书

  陈觉和赵云霄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柜中,并列展出着两封信。一封是丈夫写给妻子的遗书,另一封是妻子写给刚出生不久的女儿的遗书。写信人是烈士陈觉和赵云霄夫妇。

  陈觉,1907年2月生,湖南醴陵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赵云霄,1906年12月生,河北阜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陈觉、赵云霄作为优秀青年被党选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学习期间两人相爱并结为夫妇。1927年一同回国,在东北、湖南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春,陈觉任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参与领导醴陵年关暴动。不久他们被调回湖南省委机关工作。9月,由于叛徒出卖,赵云霄在长沙被捕。10月,陈觉在常德被捕,转押长沙,夫妻俩同关在陆军监狱署。敌人对他们多次审讯,残酷折磨,丝毫动摇不了他们的革命意志。不久他们被敌人判以死刑,赵云霄因为身怀有孕,刑期推后。

  

 

  赵云霄写给女儿的遗书

  1928年10月14日,陈觉在长沙英勇就义,年仅21岁。临刑前他给爱妻写下遗书,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对父母的深情和为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高尚气节。他说:“你也迟早不免于死,我已请求父亲把我俩合葬。以前我们都不相信有鬼,现在则唯愿有鬼。”“你在事业上、学业上所给我的帮助,是比任何同志都要大的”,“前日父亲来时我还活着,而他日来时只能看到他的爱儿的尸体了。我想起了我死后父母的悲伤,我也不觉流泪了。云!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赵云霄在狱中生下女儿,给孩子起名启明,希望孩子像东方的启明星一样,把光明带给未来的中国。1929年3月24日,赵云霄给出生仅40多天的女儿留下了最后的遗嘱:“小宝宝,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我不能抚育你长大,希望你长大时好好的读书,且要知道你的父母是怎样死的。……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读书,才不辜负你父母的期望。”26日,赵云霄给襁褓中的女儿喂了最后一次奶,镇定地走向刑场,牺牲时年仅23岁。

  董健民和钟琪

  董健民,1923年生于河北静海,1940年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调到中共中央社会部机要科任机要员。她工作努力,乐于助人,在同志中很有威信。1942年,她与在机要科一起工作的共产党员钟琪在枣园一间普通的窑洞里举行了婚礼。在喜庆的日子里,他们俩发誓,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能泄露党的机密,“誓与密码共存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作出了争取东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决策,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抽调大批干部和部队进军东北。董健民和钟琪夫妇受党组织派遣到东北局工作。1946年,他们带着刚刚两岁的孩子,告别延安,踏上新的征途,化装乘船由海路经大连赴东北。当他们乘坐的商船驶进渤海水域时,遭到国民党军舰的拦截。炮弹击中了他们乘坐的商船,两岁的孩子也被弹片击伤。接着,穷凶极恶的国民党军警要登船检查、搜捕共产党员。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董健民、钟琪夫妇冷静分析了险恶处境,迅速作出抉择:宁可牺牲全家人的生命,也不能让党的机密落入敌人手中。他们把所携带的密件贴在胸前,把受伤的孩子搂在怀中,一家三口紧紧抱在一起,跳进了波涛滚滚的大海,为党的事业壮烈牺牲。

  

 

  毛泽民

  

 

  毛泽覃

  为革命一同牺牲的夫妻英烈还有田波扬和陈昌甫、何孟雄和缪伯英、李翔梧和刘志敏、彭咏梧和江竹筠、宋绮云和徐林侠……

  在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先后有六位亲人英勇捐躯,他们是:妻子杨开慧、长子毛岸英、二弟毛泽民、三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侄儿毛楚雄。

抖音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