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11-08 10:42:43编辑:中国红故事
“我志愿到湘西边远地方工作,像革命前辈一样到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0月上旬,省军区广大官兵主动请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山区工作。这是省军区挖掘湖南“红色资源”,在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中开展“学革命传统、继先烈遗志、履历史使命”传统教育带来的可喜变化。
近年,少数官兵对中国革命史了解不多。省军区党委对此高度重视。省军区司令员郑治栋、政委杨忠民认为,这不单单是个人兴趣爱好问题,而是折射出青年官兵在人生追求上出现的偏差。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不了解中国革命史,就不了解民族复兴的曲折道路,就难以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原有教育手段单一,没有形成浓厚的正面教育氛围。
今年以来,省军区党委在全军区部队开展了“学革命传统、继先烈遗志、履历史使命”传统教育,并成立了传统教育领导小组。为挖掘好身边的“红色资源”,他们通过深入基层调查、寻访老革命军人、查阅军史资料等方法,对湖南红色资源进行了分类整合,收集整理近300余名湘籍革命英雄的事迹及故事,以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优良传统为主线,精心策划和编写了《亲吻潇湘红土地》系列丛书,下发到每一名官兵手中,并抓住组织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执行实弹演习、抢险救灾、年度开训等重大任务时机,以丛书中的生动故事为素材,宣讲传统,学习革命精神,帮助官兵增强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勇气和豪情。他们还利用驻地举行湘南起义80周年纪念大会等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节日,组织部队参观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和革命先辈故居,切身体验革命的红色印迹,引导官兵牢记传统、缅怀历史,激发为国争光、为部队添彩的动力和热情。此外,抓住开展专题教育的时机,充分利用驻地的烈士陵园、纪念碑、革命烈士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行升国旗、向党旗宣誓等活动,帮助官兵深化思想认识,巩固教育成果。
生动的教育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走进省军区所属部队官兵学习室,可见满墙上贴着的战士们参加教育后书写的体会文章,打开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域网,2000余条传统教育贴子诉说着官兵的心声。今年以来,省军区部队有200多名机关干部主动申请到基层和条件艰苦地区工作,并有150名官兵光荣入党。
上一篇:童万兴:一个老人的红色文化情结
下一篇:习近平重提红色传统令人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