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红故事

罗亦农的红色故事:为真理背井离乡,远赴莫斯科

时间:2021-05-29 00:35:15编辑:中国红故事

在武汉武昌,有一个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里面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中,展出了一根用普通茶树枝制成的拐杖,长度为110厘米,这根能透出历史沧桑的茶树枝,承载着罗亦农对母亲太多的爱和牵挂。

  离家出走的罗亦农到了上海。他先在一所中学读书。后来由于父亲不肯寄钱接济,他被迫停学自寻生路。1920年春,经陈独秀介绍,他到商务印书馆当校对。在那里,他阅读了《新青年》、《劳动界》等进步刊物。在陈独秀的帮助和指引下,他懂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并于1920年8月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选派青年去苏联学习,他和任弼时、刘少奇、肖劲光等人一同成为第一批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的学生自己赴苏的梦想即将成真,罗亦农又惊又喜,然而又要远离母亲,他感到深深的不舍。临出国前,罗亦农回到家乡看望母亲。他默默走到家乡的后山,在林间精挑细选,砍下了一根结实的茶树枝,仔细修理成拐杖,恭恭敬敬地递到母亲的手上。母亲一愣,立刻明白儿子又要远行。罗亦农默默在心里对母亲说:“儿子很快会回来。儿子这是去追寻真理,这真理将带给千千万万母子以幸福。”罗亦农的母亲去世前还一直紧紧攥着这根拐杖。

  他还要求妻子谢冬改名为谢觉强,意思是觉悟、坚强。临别时,他还送给妻弟谢魁一张照片和一本商务印书馆新出的魏帖,亲笔在上面题写:“铲除恶势力。罗觉”。

  当罗亦农要到苏俄留学的消息在亲友中悄悄传开时,有人摇头,也有人表示赞许。罗氏宗祠的族长召集了几个头面人物商量,决定对罗亦农出国事不给分文赞助。这个结果对当时只有19岁的罗亦农来说是冷酷的,但这动摇不了他到外面寻找出路的坚定信念。他认为,个人的出路和社会的出路是紧紧相连的,社会无出路,个人出路就无从谈起。正当罗亦农为筹集资金犯愁时,一位当了一辈子长工的远房叔叔罗海凡却给予了罗亦农亲人般的帮助。他把自己做长工积蓄下来的四担谷子折成钱,硬要送给亦农。罗海凡看着一脸稚气未脱的青年人说:“我在世上的日子不多了,不晓得还能不能等到你回来,看一看你说的那个穷人当家的世界,这点钱作为我的一点心意吧!”

  就这样,罗亦农带着寻求真理的一腔热血与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等20多人一起,踏上了赴苏联学习的征程。

抖音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