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说潘光旦最大的嗜好就是好奇,并讲述了一件事情:潘光旦从没吃过老鼠肉,某天突发奇想,令家人一起
杨白冰(1920年~2013年),男,汉族,四川潼南(现重庆潼南)人。原名杨尚正,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早年曾就读于陕北公学。1938年1月参军,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今年是王光美同志诞辰90周年,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这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知识分子代表和伟大的母亲
漆远渥(1915~2012),安徽省金寨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7旅政治委员,冀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第7纵队副政治委员,第68军军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清风店、石家庄、平津等战役。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
张镇华(1909~1944),原名张德林,化名张学忠、张治中。黑龙江省宁安县人,祖籍河南省开封通许县。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其祖父张启先,逃荒来到了宁古塔(现在的宁安市),在东京城安家落户。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3师领导人。1940年在战斗中被日军俘虏,1944年2月被日军杀害于佳木斯监狱,时年31岁。
林裕琪,1915年生人,广东茂名市人。因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满腔爱国豪情的林裕琪中断大学一年级的学业,考入广州海军学校。学习了一个学期之后,他又中断学业。1934年,他报考了黄埔军校,是22期的学员。时年他19岁。中国远征军战士。
沈宝瑜(1923~1944),又名楚南,化名叶平,浙江桐乡市濮院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1944年在与日军的战斗中牺牲,时年21岁。
詹醒民(1908~1930),又名梓翔、志翔,乳名年鸿,后改年新,桐乡屠甸镇人。年幼丧父,生计艰难,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在杭州被敌人抓捕,1930年8月27日英勇就义。临刑索纸笔作诗:“吾死不足惜,恨未见解放。革命千秋业,壮志寄远人。”
陈慕天(1923~1943),原名陈小观,化名陈木天、陈必达,浙江桐乡市濮院镇东河头十景塘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新四军六师十六旅任连政治指导员。1943年2月1日,为掩护大部队撤离,率部狙击。战斗中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20岁。